下載 (21).jpg  

不計較小事,才能卸下心靈的負荷;不聽聞閒言,才能避免無謂的爭端。


容人不是處,自無紛爭,忍己難過處自無怨言。


榮耀來到時,要「檢查自己的心」否則傲慢的高牆會使我們迷失自我,瞋怒怨恨時要「檢查自己的心」否則瞋怨的火焰會焚毀我們的理智;貪婪之心起時要「檢查自己的心」否則貪慾的洪流會淹沒我們的良知。


小善如涓流,點滴匯聚終成大海;小惡如磨石,雖不見其減,卻有日有所損。


不當看的不看,否則會看出煩惱來,不當聽的不聽,否則會聽出痛苦來;不當問的不問,否則會問出是非來;不當做的不做,否則會做出問題來。


能自重的人,自不會做出自取其辱的事;能尊重別人的人,自不會說出令人難堪的話。


寧可認錯,莫要說謊;寧可被怪,莫要負疚;寧可吃虧,莫要結怨。


若欲杜人之口,莫若自己謹言。


沒做壞事是做人的本份,心好卻不付諸行動也是空談。


要做老大,先要懂得做老二;要做主管,先要懂得做部下。


在順勢安逸中,容易使人放逸沉淪;在逆境磨練中,反而能讓我們吃苦了苦、增長同理心、慈悲心。

心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images (16)  

「總有一天我會跟你扯平!」


這是一句大家都能耳熟能詳的話,常常被人拿來威脅對方,也有人真的說到做到。問題是,如果你只能跟對方「扯平」,也就是永遠也贏不了對方。


一則有關柏林圍牆當年存在時的故事。


有一天,住在東柏林的人決定送給西柏林的人一點「禮物 」,他們在大卡車上裝滿了垃圾、碎瓦礫、損壞的建材,以及許多毫無價值的廢物,然後把車子開過邊界,得到出關證明後,一股腦地倒在西柏林的土地上。


西柏林的人當然怒不可遏,一心想跟他們「扯平」,幸好有一位智者極力勸阻,然後,提出完全不同的建議。


結果,西柏林的人也同樣裝了一大卡車的東西,但是卻都是東柏林的人視為珍寶的衣物、食品及藥材。他們把卡車駛過邊界,小心翼翼地卸下貨物,並且留下一塊乾淨的牌子,上面寫著:

「每個人都依照自己的能力付出。」


西柏林的人之所以這麼做,是因為他們相信 布克‧T‧華盛頓 的一句話:

「我不願意讓任何人使我恨他,因而侮蔑我的靈魂。」


想想看,當東柏林的人看到那一卡車迫切需要的物品時,心裡會有什麼感想?必然是既羞愧又感激吧!


做個心胸寬大的人吧!在給予時,包括我們所說的話、我們的笑容以及感恩的心,這些都是出自內心的舉手之勞,但所回收的,常常是難以想像的無價寶喔!




心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ages  

文◎吳建宏

        我輔導的企業裡有一位主管,每當我「糾正」他那件工作沒做好時,他都急著講理由,解釋他沒做好的原因,好像是說我罵錯了,他根本沒有錯;他不只是會「找理由」,還會發脾氣裝死相,所以聽說連老闆都不想講他什麼,有點放棄他的意思。

【謝謝指教!耐住脾氣】

        像他這樣的人其實很多,我們都不覺得自己無意中也會這樣「急著解釋失敗的理由」,為何不能先想著「喔!我不認為我有錯,但既然你認為我做錯,會讓你誤解,也是我的錯,可是原因何在?」

        就算要解釋,也要先認錯,人家才不會討厭,覺得好意跟你講,還要受你白眼,以後才會「繼續指正你」,記得一句話:「敵人才是你最好的鏡子」。

        是否真的自己不夠好?唯有別人才能公平論斷,所以自己不必急著「否定」別人的批判,也就是不需要太急,更要穩定情緒,才不會「以為這是攻擊、挑釁」或許對方的糾正技巧不好,但是他一定是誠意的為你好,難道你看不出來嗎?

        就算別人「白目」,糾正方式不對你味,那也是給你警惕,讓你知道這個方式很糟糕,以後你可千萬不能跟他一樣「白目」!

【做不好,你的能力一定有問題】

        近日我在一家「總經銷」輔導時聽到一件離譜的現象,他們的商品計畫部經常受制於生產廠商,因為廠商不能早日提供自己供貨計畫,造成「總經銷」也無法告知「下游各據點」未來的進貨計畫,於是大家的銷售計畫一團亂。

        我問商品計畫部門的主管,為何無法得到生產廠商的出品計畫?他們的回答很可笑「因為這些生產商他們自己也不知道」;如果這是事實,你為何要跟他做生意?你不是傻瓜嗎?如果他只是不想告訴你,你要怎麼取得資訊?那不就是你的「能耐」?

        我舉一個例子好了,業務員去收款,老闆說:「對不起,你明天再來」,業務員回公司跟老闆說:「客戶不給我收款,所以我收不到」,如果業務員可以是這樣幹,那麼以後不如叫客戶自己寄款來就好。

【真功夫是做的,不是聽來的】

        我在另一家企業輔導,每週開會一次,他們提出「目前急待改善事項」,然後一起討論原因何在?列出原因及改善方案後,老闆就下指示「下週馬上試試看」,因為顧問下週會來驗收成果,像這樣「少講理由、多做嚐試」的企業才能一個月比一個月成功。

       有一家公司聽到了我的課,回廠如法炮製,可惜他們只學到了皮毛;每月雖然也列了不少「改善項目」,不過無法正確判斷「執行順序」,也沒有良好分工,所以老是一團亂,也就是該做沒做,不該先做的卻去做。

        實務上的應變,課本上永遠沒寫,如果「沒有抓到要領」,那麼真的會『事倍功半』,小心「畫虎反類犬」!

心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